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我要加入
18053077877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曹州艺术网 -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新闻 综合 市场 展会 拍卖 当地
    会员 国画 油画 书法
      展览 预告 当前 回顾 经典
        史论 知识
        评论 个人 综合 展览 欣赏 趣闻 访谈 人物 事件 研讨 视频 国画 油画 书法 版画 理论 技法
          当前位置: 曹州艺术网 >>艺术知识 >>
          .
            分享到:

            明清印章辨伪的四个落眼处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11-10 11:15:27 来源:网络

              和时下热火朝天的瓷器、书画收藏相比,印章收藏似乎显得曲高和寡,高深莫测。其实,只要加强相应的文史修养,了解印章的历史、制度、流派,增加对各类印材的感性认识,藏印便不是件玄之又玄的难事。日积月累,聚印成谱,肩负一个藏印家的称谓决不是幻想。

              识篆字 养底气

              历代印章所用的文字基本上以小篆为标准,前有大篆、金文、甲骨文,后有秦篆、汉篆、缪篆、鸟虫篆等,都能在小篆里找到联系,因此小篆是鉴赏者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其实篆字不过是古人的平常字体,因为时代变迁才使它演化成了现在人们日常书写、阅读的字体,但印章印文,特别是闲章、书画用的艺术印章,却始终习惯沿用古人的篆体。   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清代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段玉裁对它做了大量的注解,其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好印者如果因此而生发了文字学的兴趣,那么,由此入门乃为正道。我曾收藏一方明代汪关的闲章其边款“辛酉秋日”,许多读者对“酉”字的古文写法不理解,其实只要查阅说文解字十四《酉部》便一目了然:“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当然,对一位刚入门的藏印者来说,手头置一部《说文解字》,再加上《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篆刻大辞典》,犹如安下大本营,进可通晓古玺文,退可领会汉印文。有这么几册最需要最实惠的工具书在案,底气渐盛,步到古肆,亦有一半胆力可以支撑。

              感觉印章的年纪

              在中国,用刀来契刻文字的历史很长,但当初的载体是龟甲、兽骨或青铜器,文字尚不是个人的凭信。只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中人的因素逐渐增加,印章才得以产生。各种印章都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带着时代特征出现。秦以前的印章,称古玺。春秋战国时代,国君授予那些因军事上建立了功勋或政治上有建树的人权力时,就以玺印作为凭证。印章由此被大量使用,开始了它的实用性进而向艺术性发展的历程。现在我们能见到的绝大部分是战国时期的玺印。当时采用的是各国流行的大篆、籀文,近似钟鼎文,如《毛公鼎》书体。其字形特征穿插幅度厉害,大小悬殊,疏密错落。官玺凝重浑朴和私玺锐利精致的线条反差虽大,但或折或转的过渡皆极自然。

                最早的印章,不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而称为“鈢”。“鈢”就是后来的“玺”字。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提高中央集权的地位,制定了一套新的典章制度,在少府设置“符节令丞”,专门掌管玺印。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称“玺”。官吏和百姓的印章,只能称“印”。历代王朝大体沿袭这一制度。

                秦代由于历史短暂,目前可断定的秦印数量很少。其特征是采用李斯小篆,或称秦篆,如《泰山刻石》、《秦诏版》文字。秦印的字形时有歪斜,而写法颇自然,表现出轻捷率意的姿态。纵向比较则介于古玺文和汉印文之间,体现着一种继往开来的格局。

                汉代开始出现在官衔下面加“章”或“印章”的印,如“某某将军章”等。汉代则用缪篆,如《张迁碑》篆额、汉铜器铭文、汉二十四字方砖等。汉印文的总体感觉,简单地说只有四个字,即方正平直。其线条一扫大篆惯用的圆曲,偶有斜笔亦取巧划过。

                秦汉以后,用于印章上的字体范围扩大了许多。魏晋南北朝印文只能说是汉印文的延续。其前期以劲挺和畅为开始,后期则拉长垂笔作悬针篆为结束。

                隋唐以来,不仅沿袭使用篆体类文字,而且把隶、楷等字体也应用于治印,诸如《瘗鹤铭》、《谷朗碑》、《石门铭》等。唐代武则天,因“玺”与息灭的“息”谐音而改用“宝”字,如“皇帝之宝”、“皇帝信宝”等,此外亦出现称“记”或“朱记”的印。宋代,有人刻某某图书字样的印,用于藏书之用,因此,有一般印章称作“图书”的,现今“图章”这个词,即源于此。元代印章的名称又多了一个“押”字,元人在印章上刻一个符号,使人难以摹仿,被称作“花押”。隋唐时,因为朱文广泛运用,以及印面增大,印文显得疏朗,那些简单笔画常常有繁复的盘曲,而笔画多的字,其线条每每作委婉的处理。至宋元则变本加厉,线条已走到了叠绕的地步,以俗称“九叠篆”最为典型。而押印之文则最能标识此时私印。   明清以来的印文特征比较复杂,因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人篆刻运动产生了许多流派,而他们对印文的处理又有一套复古与创新的艺术手段。收藏明清名家印章成为众多收藏门类里最为潇洒、最引人痴迷,也最令藏家困惑的一件事。笔者从多年来的藏印实践深深体会到,要把握明清印章,熟悉流派和名家个人历史特征是基础,熟悉存世印谱和现存实物印章原件材料是炼就一双鉴印利眼的最重要环节。

              明清印章辨伪的四个落眼处

              明代印人重视传统,又与秦汉接上了源头,从古玺印中吮吸丰厚的艺术养分,心摹手追精湛的秦汉印艺,加上印章材料的根本性的改变,出现了适合于文人、书画家亲自动手镌刻的花乳石,使篆刻艺术大大跃进了一步。从明代中期以文彭、何震为先导的明清篆刻流派拔地崛起,至晚清,这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涌现出不少风格不同、异彩纷呈的流派。带着各时期的不同流派风格、个人的历史背景常识,直接从它的包浆、质地、刀法特征、印钮体式、边款风格分析入手,可以真实地享受古人传下的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精品。   

              识包浆质地

                “包浆”是指器物长期接触空气而氧化所产生的一种光泽。明清印章少则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其旧气特征包浆应十分明显,俗称旧气包浆开门(“开门”是指器物真品特征一目了然)。

                印章质地是指印章的用材。最初以铜为多,从传世的战国官私印中看,主要是铜质的,亦有少量玉印与石印。秦汉至南北朝这一时期,最多见的仍是铜印,间有玉、金、银、铁、铅、水晶、滑石、陶泥等。隋唐至宋代,印型渐大,一般官印仍是铜质。宋代开始出现用瓷做官印的。私印印材发展较快,取材更广,许多新兴材料应运而生,如黄杨、檀香、竹根、玛瑙、琥珀等,但最普遍的,元以前是玉、牙、角,明以后则是花乳石。

                花乳石是质地不十分坚硬、脆柔细腻、易于镌刻的叶腊石科的总称。我国许多地方均出产,因地得名,品种繁多,主要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等。浙江青田石佳者半透明,世称“冻石”,并有“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各种名品。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分田石、水坑石、山坑石,著名的石材有白芙蓉、白高山、白旗降等优良品种。其田石系列中黄色的,世称“田黄”,最为名贵。昌化石出自浙江昌化,青浆中带红斑纹者,色如鸡血的“鸡血石”,亦是石中贵族。以上三处印石自明清以来产量最大,也最为有名。

                传世明清印章,历经摩挲,其局部自然使用特征明显,传世包浆开门,入手时一目了然。有些作伪者用氨水清洗,或用水煮、火烤、浸泡藤黄水等等来制造旧气。一般情况下,建议用温水或牙膏涂抹清洗一下,待它晾干后,再进行细致观察,比较容易识破。

              析刀法特征

                古代铸印刻印,都是工匠们的事。这是由于金、银、铜、玉、牙等印材坚硬、不易镌刻的缘故。到了明清时代,质地松软的花乳石为篆刻艺术开辟了广阔天地。

                刀法是指镌刻时用刀之方法。“使刀如使笔,不易之法也。”刀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刀法包括执刀法(指法、腕法)和用刀两个方面。狭义的刀法即指用刀法。朱简《印章要论》:“吾所谓刀法者,如笔之有起伏,有转折,有缓急,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钝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古人刀法繁多,有用刀十三法、十七法等名目及对刀法的各种讲究。古人还有不能随便刻印动刀的讲究,清陈炼《印说》:“石不佳不刻;篆不配不刻;义不雅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疾风暴雨、烈暑祁寒不刻;对不韵者不刻;不是识者不刻。此所谓八不刻。”

                明清印章艺术进入了辉煌时代,各流派不乏继承者,每一位篆刻家都有各自的师承关系,反映在具体的刀法上,则都有其各自的鲜明特征。明清篆刻家很讲究用刀法,强调“稳、准、狠”,尽量不修改和少修改,因为复刀犹如写字之复笔,难臻自然之美。制伪者在伪造刀法特征时常常露出马脚,所以熟悉刀法特征是鉴印的重要一环。例如,西泠派自丁敬以下,余六人均是取法丁敬刀法艺术之一翼加以发挥完善的:蒋仁得其醇,黄易得其秀,奚冈得其质,陈豫钟得其工,陈鸿寿得其雄,赵之琛得其能。熟练把握个中技法特征,方能蹊径别开。

                最佳的方法就是多观摩博物馆或藏家处存世的真品实物,从其早期、中期、晚期较全面地历史地来观察、分析、把握某位篆刻家的刀法特征,切忌一鳞半爪,钻牛角尖,死抱书本纸上谈兵,以偏概全,无视篆刻家艺术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特征。

                参照印谱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制版印刷的印谱,往往以原钤印谱的面目销售于书市。这类印谱较精确地复制成铜版、锌版,印刷时以印蘸印泥钤盖在连史纸上。如吴隐创建于光绪末期的西泠印社,早期发行的《赵撝叔印谱》、《求是斋印谱》等均属此类,可以乱真,唯边款多易露出破绽。稍后,则有珂罗版、胶印版。珂罗版逼真,与原印毫厘不差,足资借鉴。而大批量胶印印刷,其印谱印章的字口稍有外溢,白文印线条较原印微瘦,而朱文印线条较原印微粗。鉴定时反此意而观之,则恰到好处。   观印钮体式

                印钮在现今只是一方印章上的装饰品,而在古代,钮制还反映出一朝一代的制度,从中还能看到这一时期冶炼铸造和雕刻的工艺水平。古印中常见的钮有几十种之多。“钮”也作“纽”,意即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带。因此,早期玺印钮形只铸成突起形状,再横穿一孔,即通常所说的“鼻钮”。以后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增加,以及当时各种器皿纹饰和工艺品的影响,印钮被雕成各种动物或器物形状,制作也渐趋精美,种类大大增加,有螭虎、龟、辟邪、狮、鱼、龙、羊、马、覆斗、瓦、坛、桥、钱等形制。

                印钮的变化发展经历了先秦至隋唐宋元的实用性时期和明清工艺性时期两个阶段。明、清时代的印钮制作,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石雕艺术的一个缩影。因为它不仅充分运用石雕造型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等,而且还在 “方寸之地”,集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千姿百态,精巧之至,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世界。

                明清时代的印钮造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钮头雕和全面雕。钮头雕指只限于印章顶上的雕刻,这类印章通常都有钮台。台以上为钮头,台以下为印身。有的在钮台下的印身四周雕刻带状锦纹的边,被称为“腰饰”。钮头雕有四种造型:肖形钮、花果钮、博古钮和平钮。全面雕分三种类型:圆雕钮、浮雕钮、薄意钮。

                明清时代的印钮雕刻特点是:刀法细、层次多、打磨细、地子平、线条爽、工整有序,能把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丝丝入扣地融入印钮之中。现在一些仿旧的印章,由于工具、材质、工艺的不同,往往造型呆板,雕刻流滑、破碎、繁乱,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息荡然无存。   

              考边款风格

                自明代中叶以降,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并驾齐驱。如果说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秦汉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发展产物,那末,明清卓有大成的边款艺术则是秦汉印苑里所未曾有的全新创作。

                鉴定一方印章是否为明清时代的,经过识包浆质地、析刀法特征、观印钮体式三个过程,应该是不难断定的。但涉及到具体篆刻名家,则必须依据存世可查的各项物证资料,及印章本身的边款内容风格来仔细考证。严格说来,篆刻家同时也是风格不一的书法家,自书自刻,或者不书而刻的款识,常常表现出一种毛笔所达不到的韵味,有的神似晋唐小楷,有的宛如魏晋草书,有的像北碑,的有像汉简,各种书体神韵毕现,构成一个微型的碑林世界。

                篆刻家在印旁刻款,始于明代。印款除题年月姓名外,有时还加上其他词句,类似跋语。内容多的,占满一面、两面、三面、四面,甚至包括石顶刻上五面。有的书籍称之“印跋”。石章刻边款的始创者文彭,刻法如同刻碑,是先写款字,然后依墨下刀,每一笔双面着刀。继之者何震则开创了不写款字,操刀便刻,每一笔只刻一刀的单刀直刻法。双刀法依笔迹而刻,比较能体现笔意;单刀直切,淋漓痛快,则比较容易表现出刀味与石味。明未清初一批印人,石章边款不论篆隶真草,还是多用双刀法。直到乾隆年间,丁敬开始全用单刀法,蒋仁、黄易以下群起效之,单刀法遂成气候。

                五百年来边款艺术的辉煌成就,事实上却不太为人们甚至是身在印林的印人所注目。古往今来,无数有作为的印人们似乎是默守着“作而不述”的契约。印款文字是书法艺术在石章上的再现,刻刀则是名副其实的铁笔,印人书法水准的高下优劣真实地反映于印款。因此历来的篆刻家均不愿放弃偌大的足以表现技艺的“疆场”。为了刻款的需要,他们认真研习真、行、草、隶多种字体,至少精于一体,以免造成印面颇佳而印款难以匹配的遗憾。小中寓大,尺水兴波,在印款文字中蕴藏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

                鉴别名家印章时,常碰到全部伪造或部分伪造的情况,如“真款伪印面”或“伪款真印面”。还有他人代刀,如吴昌硕晚年有些作品由他儿子吴臧堪代刀;赵之谦的白文印“餐经养年”印面、四面魏书边款,以及顶端的佛像都是由赵之谦手书手绘后,由其弟子钱式代刻而成。此类代刀的作品可以另当别论。

                收藏印章,讲究的是真品、精品、完整品。明清以来,印家层出不穷,印作多不胜数,只要符合上述三条标准,不管是不是名家之作,都是值得收藏的好东西。对于藏家来说,以精为主,先博后精,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收藏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没有博,哪来精。然而一味求博,劣石旧印收藏一大堆,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只有在掌握相当的文史知识后,系统分类,有选择地逐步积累经验知识,由低到高,才能走向成熟精到的目标。

              来源:网络

            More 艺术知识
            Ο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Ο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Ο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Ο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Ο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Ο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Ο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Ο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Ο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Ο油画表面各种污渍的正确处理方法
            名作欣赏
            Fernando Guerra别墅设计
            长城脚下的公社作品欣赏-飞机场
            Micro-Compact Homes(微型房)
            超有创意的房屋
            艺术趣闻
            启功:人生没那么复杂,就是找乐子啊
            齐白石买自己的假画
            张大千弟子伏文彦一段趣闻
            王献之为逃避公主追求自残 公主:他是残废我也嫁
            齐白石卖画时喜欢收崭新钞票
            清朝大官员被假文物羞辱
            朱新建痴棋输掉很多画
            米芾癫狂字更狂:为书画费尽心机
            启功教我学书法趣闻:为事业放弃喝酒奢好
            奇葩艺术家用自己的屎给扎克伯格画肖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加入我们
            主编邮箱:421836602@QQ.com 编辑QQ:421836602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丹阳路与华英路交叉口 邮编:274000
            版权所有:©曹州艺术网(gucaozhou.com) 京ICP证110842号
            合作支持:©MEISHUJIA.CN 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81(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