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我要加入
18053077877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曹州艺术网 -菏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
新闻 综合 市场 展会 拍卖 当地
    会员 国画 油画 书法
      展览 预告 当前 回顾 经典
        史论 知识
        评论 个人 综合 展览 欣赏 趣闻 访谈 人物 事件 研讨 视频 国画 油画 书法 版画 理论 技法
          当前位置: 曹州艺术网 >>艺术技法 >>
          .
            分享到:

            书法的流派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0-01-23 16:16:05 来源:网络

                我国文字起源于何时,虽难确定,但根据考古材料的证明,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它是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在河南安阳城北五里的小屯村。这个地方曾是殷商时代的故都。最初发现的时候,由于洹水堤岸坏了,冲出了许多甲骨,抛弃在地面上。又有人在耕地时也发现了这种东西。可是当时人们不认识它,多不注意。后来有人称它为龙骨,用为药物。到了光绪二十六年,一个有心人王懿荣捡出了百多片带到北京,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从此遂为考古家研究的依据,确定它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原来这种甲骨文字,多是用来记载卜筮的辞语的。古代尊尚鬼神,遇事都要占卜,拿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刮去表皮的一些障碍物,就将卜辞刻在上面。因为它都是记载殷商时代的事迹,所以知道它是殷商时代的遗物,因此也叫殷墟书契。大的字体有一寸见方,小的像谷粒,可都非常精致。甲骨文字大都有一个先写后刻的过程。有用墨写或硃写在玉片、骨片、陶片上的,也有刻好后再填朱方式一直沿用到西周便绝大多数甲骨文只刻不填。从书法上看,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认为:“甲骨文字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瘦硬挺拔的细笔道的;一类是浑厚雄壮的粉笔道的。甲骨文是刀刻的,刀有钝、锐,骨有细、硬、疏松之别,所成笔画就有粗有细,有方有圆。由刀刻形成的笔画多方折,笔画交叉处剥落粗重,给后世书法、篆刻留下了不少用笔、用刀的方法。从结体上看,甲骨文错综变化,大小不一,但均衡、对称、稳定之格局已定。从章法上看,或则错落疏朗,或则严整端庄,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异,都显露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给现代书法章法求新上以有益的启示。罕见的殷人墨迹——玉片、陶片、兽骨上的墨书、朱书,横竖画起笔笔画粗圆如点漆,自然藏锋,住笔尖细如横针、悬针;转折处圆润自然,尤其宝贵。当然后期甲骨文字中也有些笔道纤弱无力的作品,不足取法。”很明显钟明善认为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书法。理由是以前的图书符号并不全有用笔、结字、章法的书法三要素。甲骨文的发现,一方面给书法界开拓了新天地,很多书法家去学习借鉴,另铸新风,书趣古朴,情味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甲骨文虽然古雅可爱,但字体不易认识,不适宜临摹,究属少数人的爱好。 钟鼎文指三代钟鼎彝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始于汉代。汉武帝时候,有人在汾阴得到一个宝鼎,献给皇帝,朝廷还因此改了年号,叫元鼎,这是公元前116年的事。周以前的钟鼎文字,简单质朴,铭文很短,大都只有两三个字,辞句很深奥,一般的人难以读通。到了周代,器既日增,铭文也长,三四百字以上的屡见不鲜,文词也很典雅。就字体来说,周初金文,从笔画到结字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相近。此期作品,以清道光年间歧山出土的康王时重器《大盂鼎》的铭文为其代表。其它如武王时《利簋》铭文,《大丰簋》铭文;成王时《令簋》、《大鼎》、《令尊》铭文;康王时《麦鼎》铭文等也属于这一类。把这类铭文与商《骨匕刻辞》、《帝辛四祀卣》和墨书陶片等去对照,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许多相同之点。笔画大都首尾尖细,中间较粗,“父”、“有”、“民”、“吏”、“十”、“辛”等字收笔一画,起笔尖细,行笔渐重按成肥笔,落笔又归尖细,形成这时金文特有头尖、腹大、尾尖短的蝌斗尾巴形笔画。“天”、“三”、“四”、“令”等字,往往有起笔圆重,行笔渐细的笔画,犹有蝌斗遗意。同时,铭文中字的体形大小不匀,斜正不一,多具变化。可见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起来的。 西周自昭王起至宣王、幽王止,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其书法的主要特点是:(一)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换大多为圆笔。使后人学习篆书必须用藏锋、裹锋、中锋运笔才能得到篆书笔意。这种圆转、藏锋的笔画就是后来隶书、楷书中圆笔笔法的由来。草书的使转也从中得到启示。(二)结体比周初金文更紧密、平正、稳定、富有规律性。如铭文中有四个“武”字,结构完全一样,重心平稳,上下呼应,有避有就,可以说是结构紧凑的好范例。(三)从章法上看,除最末一行稍显拥挤处,通篇之中纵成行,行距小;横有列,字距大,为后来汉隶碑版如《曹全碑》一类章法开了先河。其中有界格的《大克鼎》、《小克鼎》、《宗妇簋》章法尤为严整规范。《虢季干白盘》字距、行距都很大,显得特别疏朗开阔,是西周金文章法中最有特色的一个。 春秋战国五百年间,东方诸国的书法,如鲁、杞、纪、祝、齐、戴、燕、晋、苏、曾、陈、郑、蔡等,都较多继承了成熟的西周书法的特点。西方的秦国亦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点,并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石鼓文是十个馒头形石头,每石刻一篇有韵的诗。诗的体裁类似《诗经》的四言诗。刻石的年月,自唐宋以来,就议论不定,有人说刻于周初,有人说刻于后周。唐人以为周文王或周宣王,宋人始提出为始皇以前的说法。近代学者认为是秦刻石者甚多,但仍有文公、穆公、襄公、献公诸说。唐兰先生根据那时的铭刻、文学、语汇、文字及书法的发展,证实石鼓的制作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论证全面,很有说服力,如无新的提法,似已成为定论。《石鼓文》用笔圆劲挺拔,圆中见方。结体有略趋方正之势,促长取短,务取其称。字距行距开阔均衡整齐,疏朗若晴空星月。字大逾寸,近于大篆。雄强浑厚,朴茂自然,为“书家第一法则”,不为过誉。后来李斯整理的小篆,就由此脱化而来。历代临摹者很多。《秦公簋》和《秦公钟》的铭文与《石鼓文》相似。其它如虢、虞的书法亦与《石鼓文》相近。此外尚有字体委婉流动、结构疏密均有意夸张、纵长的徐《洗儿钟》、《子库钟》、中山王墓出土的铭文等。还有参差错落,结体狂怪的《楚公钟》、《楚王恙鼎》铭文等。至于兵器文字如鸟虫书。《越王州句剑》铭文属于篆书美术字一体;玉器铭文、古空文字、货币文字、符节文字,简册遗墨等又各具特点,往往一字数形,在书苑中形成了百花争妍的盛况。 一字数形,后人称为奇字,什么叫奇字呢?就是和古文不一样的书体。《说文解字》上举了一些例子,大多是古丈的别体字,或增减它的笔画,或变异它的形体。《汉书·杨雄传》说刘歆的儿子刘棻曾经跟杨雄学奇字,就是指的这种书体。从文字上的功用上讲,这种各具特色的书体和一字多形的现象,恰好给书法提供了极可宝贵的资料。 钟鼎文和甲骨文一样,写起来很不方便,一般的书法家无从问津。清中叶以来只有一些好古的人如张廷济、吴大癕等人才去追摹它。 大篆也叫籀书,又叫籀篆。但也有相反的意见。据《汉书·艺文志》载,有“史籀十五篇”,自注云:“周宣王时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汉光武帝年号)时亡其六篇。”又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子壁中古文异。”据清人王国维在《史籀篇疏证序》里说,太史籀当为篇名而非人名,这种字体同钟鼎文又有同有异,“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篆文极近。”“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只能说基本是如此。石鼓文可为代表。 秦始皇时定书体为八种,谓之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处书,八曰隶书。虫书又叫鸟虫书、鸟篆,以鸟虫头起笔,以虫身屈曲为线的篆书美术字,是战国《越王州句剑》铭文一类书体的延续;刻符如《新妻》、《阳陵》皆为小篆;摹印为方正的小篆,开汉印篆体的先河;用于门榜,封简题字署书,刻于兵器的书,都是大篆、小篆或隶书应用范围的变化而已。所谓的“秦书八体”,以汉字形体而论,不外乎是大篆、小篆、隶书三体。 小篆又称“秦篆”,《汉书·艺文志》说:秦篆作于丞相李斯。《说文解字》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颌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由此可见小篆是从大篆省改而来的。上面曾说,大篆就是籀文,既称籀文为大篆,相对他就把秦篆叫小篆了。 秦代小篆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从流传下来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碑》、湖北云梦泽出土的秦代律令书和诏版、权量铭等,可以看出它的书法大都笔画婉转,尚存籀意,但和以前的篆书相比,则为简单瘦硬,锋棱峭利,结构方正匀称。明代何良俊曾说,李斯小篆“皆大书而作细笔,劲挺圆润,去肉而筋独存。”又说:“唐代李阳冰亦作小篆,骨肉匀圆,可谓尽善,元时有吾予行,国初则周伯奇宗玉箸,似乎少骨。”还有人说:“小篆画皆如箸,以便笔札,故亦称玉箸篆。以创于李斯,故亦称斯篆。”(引文转引自李慎言《书法概论》第15页)这些话即说明了秦篆的特点,也道出了后代学秦篆的一些优缺点。 汉篆墨书,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它和秦的小篆相近,是介于小篆、隶书之间的字体,它的字形基本上是长方形的,笔画一般都圆瘦些,结构则匀称平正。除此之外,西汉存《群臣上寿刻石》及《甘泉山元凤刻石残字》数种.东汉仅《嵩山少室》、《开母庙》、《西狱庙》及《刘君表残字》等数种。其结构、笔画,有的紧密浑圆,有的宽博瘦劲,各有优点。1930年夏在河南偃师出土的《袁安碑》,字形略方,用笔并非完全滚圆,这种写法显然是由秦代刻石演变来的。 三国魏的篆书,现存的只《三体石经》一种,笔较圆细,收尾保留尖锋,对后来的篆书影响很大。吴的《天发神谶碑》,结体笔法若篆若隶,字体雄伟,以沉着痛快胜。从它的字形来看,是由篆到隶的过渡;从它的转折处的方笔看,并露出了楷书的萌芽。苏建写的《封禅国山碑》,字势雄健而笔法却多圆转,和前碑的方折迥不相同。 三国吴蜀、晋及六朝的篆书不少见;偶尔见到的如东魏李仲璇的《修孔子庙碑》,只是在楷书中杂有篆意,六义既失,笔法亦乖,不足称道了。 唐代篆书,以李阳冰为最著名。他的篆法号称直接李斯,虽说高浑不足,却有规矩可寻,易于学习,故对后世影响很大。汉魏以后,篆书所以不绝,实为阳冰一人之力。 南唐及宋代篆书名家有徐铉、徐楷、郭忠恕、僧梦英、苏长卿等,余如黄伯思、郭安道、王寿卿、李康年、杨南仲、魏了翁、王洙、陈晞、张察、虞似良等人的篆书也小有名气。 元代篆书有赵孟頫、吾丘衍、周伯奇、泰不华等。他们各有所长,都为研究篆书者所重视。 明代的篆书家有李东阳、腾用亨、金湜、徐霖、陈道复、程南云、乔字、景旸、王谷祥等十人。这十人中,李最有名。其他九人大都继承宋元流弊,柔媚有余,缺乏骨气。再如赵宦光,加以变化,号称“草篆”,虽说没有成熟,对篆书革新却有启发。 清代篆书,人才辈出,较前代为盛。康熙时,王澍最为著名。他的篆书,取法唐李阳冰的《谦卦》,另称一时无对。江声学《石鼓》、《国山》也为一代高手。乾隆时洪亮吉、孙星衍、钱玷、桂馥,并以篆称雄,玷尤杰出,用“斯冰而后,直至小生”刻成私印,可见其自命不凡。他们各有优点,但大都是笔画细而圆的玉箸体,笔力软弱,缺乏生气。洪孙两家,受僧梦英的影响,剪毫作书,每遇收处,旋转使圆,用墨轻浮,时有枯笔,亦是一病。 嘉庆时邓石如的篆书,取法李斯和李阳冰,兼采汉碑集篆书之大成,有时还以隶笔作书,情味别具一格,其体宽博,气势磅踏,因而开辟了新局面。书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推他的作品为神品第一,钱玷也对他极为钦佩。邓石如的学生吴熙载及以后的莫友芝等,都学邓并有变化,为人所称道。从藏故宫博物院的《篆书·四箴屏》等存世佳作中可领略邓派的篆书艺术造诣。 道光时黄子高的篆书,笔法峻健,逼近李斯。何绍基以颜体笔法作篆,圆融茂密,别有风格。清末以后,杨沂孙的篆书,取法《石鼓》及钟鼎款识,融汇贯通,自成一家,蹚少韵致。吴大癕工小篆,极似阳冰,又参以古籀文,书家益渐,为世新重。吴昌硕曾入大澂幕,受其薰染,却不为所囿。他写石鼓文用邓法,兼采画梅之法。结体左右参差取姿势,颇有奇气,可谓自出新意。他如杨守敬、赵之谦及近人丁佛言、章炳麟、马衡、邓散木、任晓麓等,在学古中也能推陈出新,具有自己的独立风格。 隶书又名左书、史书,开始形成也在秦代。秦代初年,以篆书为正体,后来程邈以篆书不易书写,才创造了隶书。这种书体,汉代最为流行,碑文石刻,多用此体。后世学隶书的人多以汉碑为典范。隶书实际是斟酌篆书的点画而成的一种简单便书体。篆书点画圆转,隶书点画方折,在应用上自有繁简正变的不同。现在所见汉隶,有的方正,有的流丽,各具体态,各有其艺术之美,又以其近于楷书,遂为书法家所爱好。 从近年湖北睡虎地、湖南马王堆、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帛书看,早期隶书的形体,和小篆相差不多。到了汉代,经过无数文人多次加工,逐渐美化,才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褒斜道刻石》、《裴岑纪功碑》都用篆字笔法写隶字,尚无波磔,当是由篆变隶过渡时代的作品。书风强劲奔放,仍有西汉遗意。东汉以后,体式由细长化为扁平,笔画增加了波磔,形成“汉隶”的楷模,基本上已经定型。晋唐以后,仅仅是书写者在形式风格上作变化罢了。 唐代隶书用笔点画圆润而有顿挫,且较多转侧而露锋芒,结体较汉隶加高,多数成正方形,与当时的楷书相近。这种风格,整齐而不呆板,在庄严中有秀美之态。如徐浩的《嵩阳观碑》及1977年出土的《张庭硅墓志》和他的儿子徐珙的《崔祥祐辅墓志》等都是如此。不过徐浩的隶书风格在用笔肥润的基础上又变为瘦劲光滑些。唐代以后的书家,无论直接或间接,大都受徐氏父子的影响,如元代的吴睿、褚奂,一直到明代的文征明等人,都是一派相承的。唐代的隶书风格可以从现存的碑石,如唐明皇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的拓本上去领略。 宋朝书法家多不以隶书擅长。元代赵孟頫的隶书,从传世的所谓五体千字文上看来,秀而弱,殊不成家数。虞集、陶宗仪《史书会要》推崇他“古隶为当代第一”未免有些夸张,从赵题在宋人画卷引首上的隶字看,实在不很高明。 明代写隶书的书法家渐多,如李西涯、程南云、黄以周俱有名。不过他们学的是唐隶,寻汉魏碑缺乏临习的工夫,这是因为唐隶结体峭严,波磔森棱,对他们的影响甚大,故他们难以跳出唐隶的窠臼,而不能自辟蹊径。黄以周虽以行草笔法入隶,别具面貌,但此种变法影响不甚广泛,只有赵宦光、傅山,康乾间郑簠、万经等人才写过这样的草隶,他们虽以汉竹简的风格掺杂草书的写法,可多失之粗犷。清初到中叶,有两种隶书风格,一种是结体稍趋方扁,走笔沉著不太讲究圆润,转折用方,波磔有力,郑簠属于这一派。另一种是学汉铜器上的所谓“分体”,结体略长,纯用中锋,笔画横平竖直,圆润中含有刚劲,篆意多于隶意,住收笔的波磔不甚明显,风貌深厚朴质,以伊秉绶、伊念曾父子为代表。这种隶字直到民国时期,还有少数人写它,如给商务印书馆写书签的青山农写的就是这种隶字。这种隶字,工艺性强,看起来非常醒目,也整齐好看。清中叶以后,直到民国初年,跟随篆书风格的变化,隶书风格也有了变化。由于这一时期写隶书的书法家,打破了学唐隶的框框,对传世的汉魏隶书碑拓狠下临习的工夫,不拘一体,多方追摹。学《礼器》、《景君铭》一类体势灵活多变的;学《乙瑛》、《史晨》、《西岳华山庙碑》、《曹全》一类体势平正精细、端庄秀逸的;学《张迁》、《衡方》、《西狭颂》、《甫阁颂》一类笔势方严沈厚的;学《石门颂》、《封龙山颂》、《刘平国颂》一类用笔稍圆、结体纵放飞动的;学《华山碑》、《夏承碑》华美奇特的。其代表人物如阮元、赵之谦、翁同、何绍基诸家。此外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在隶书上也独树一帜。 楷书又叫正书、真书。楷字作法式、模范讲,意思是说这种书体可以作法式、模范,也就是标准字体;叫真书是指它有别于行书和草书。《晋书·李充传》说:“充善楷书,妙参钟(繇)、索(靖),世成重之。从兄式亦善楷隶。”因为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所以当时叫“楷隶”,对古隶来说,又叫“今隶”。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便于书写。因此自创始至今,几千年来一直通行中国。它的创始人和确切年代说法很不一致。不过历代多数书家认为创始人是后汉的王次仲。 王次仲的书法当然见不到。钟繇的《宣示表》和吴国的《谷朗碑》,字体只是接近楷书而已。1974年在江西南昌的晋墓中出土了五件木简,上面的字体正和唐人小楷十分相像。东晋以后,开始了南北朝的对立局面,书法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南朝名家有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僧智永(羲之的七代孙)等。北朝名家有索靖、崔悦、卢谌、高遵等。南朝多帖,书法婉丽风流,行草书兼工;北朝多碑,书体比较守旧,雄奇朴拙,楷书较精。南朝书法多用圆笔,长于使转;北朝书法多用方笔,工于点画。南北书家,可谓各有所长,正表现了汉字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南朝的《爨宝子》、《爨龙颜》二碑,是从隶到楷过渡书体的典型之一,并对北魏诸碑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隋代统一南北以后,书法也出现了总和南北、下开唐宋百花齐放的局面。当时名书家传下来的墨迹,除了王羲之的后代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还有《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及近年新出土的《独孤信墓志》等,都能总和南北,在秀丽中具有严整遒劲的风格,可作楷书模式。 唐代书法,大都继承前代,精益求精,有所创新,自成一格。如虞世南、欧阳询曾在隋朝做官,到了唐代书名大著。其它如褚遂良、薛稷、李邕、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也都能各创一体,为后世所取法。颜真卿以比较雄深圆厚的笔法来写楷书,其中掺有篆笔,尤工大字,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当时的柳公权是学颜而自成一体的,宋代苏、黄、米、蔡受颜书的影响很深,元康里巙、柳贯,明代李东阳,清代的刘墉、钱沣、何绍基、翁同龢都受颜书的影响。他们这些在朝派书法都堂皇严正有作,而朴实自然往往不足。有些墓志,如李元超、焦松等尚有六朝遗意,用笔潇洒清秀,出于自然,有许多都胜过在朝派。 唐末五代,书家很少,只有杨凝式自颜、柳入二王之妙,笔迹雄杰,楷法精确,对宋代影响较大。 楷书自唐代确立了规模,以后各代用作标准,但也因人因时而异,发展并不平衡。比如唐代最重结构,宋代却特重姿态。正因如此,则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行草书成就较大,楷书则不及唐代。四家都曾学过颜真卿、杨凝式,而面目各不相同。总的说来,黄书雄健开朗,米书豪爽多变,成就最大;苏书板重,蔡书拘谨,成就较差。四家以外还有李建忠、曾布、薛绍彭、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他们的书法也各有一些特色。 元代书家,最著名的是赵孟頫。他对前代名家书法,几乎无所不学,功力极深,兼长众体,尤得二王之妙。笔法圆转周到,姿态优美;可惜缺少骨力,没有雄伟的气势,这些优缺点,对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深远。当时有名的书家,如鲜于枢、揭傒斯、柯九思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他的学生俞和,亲友邓文原、张雨、王蒙等,受他的影响更是显著。至明代名书法家文征明、董其昌等,也没有脱出他的范围。 明代书家,因为重视帖学,大都擅长小楷,而大楷其所长。文征明工夫最纯,到老不懈,成就很大;但由于未能脱离赵体,特别是大楷,笔力既弱,结构也欠谨严。清代学他和赵体的很多,流弊也很大。明代的书家还有宋濂、解缙、李东阳、吴宽、王宠、祝允明、黄道周、米万钟等,各有一些成就,影响却不很大。 清代初年的书家,大都习阁帖,学赵、董,很少有独立的风格。傅山学颜真卿,颇有所得,赵秋谷推他为清朝第一。查士标学米、董,人称为米董再生,实际上并非完全相同。刘墉长于小楷,摹仿古人,颇有新意。包世臣推崇他的小真书,为近代第一。清末何绍基学颜,兼习汉碑,从颜体蜕化出来,体势遒劲流利,也能自成风格,学之者不少。成就较高者有郭风惠等。由清到近代的楷书家,还有王澍、蒋衡、梁中书、王文治、邓石如、赵之谦、杨守敬、翁方纲、翁同龢、张裕如、吴昌硕、包世臣、康有为等,尤其是邓石如、赵之谦等人改学南北朝碑志体,化古为新,开辟了楷书的另一条道路。 行书起于东汉末,相传为颖川人刘德升创造,到晋代最为盛行,是楷书的一种变体。唐张怀瓘《书州对王献之的行书赞云:“非草非真”。又云:“行书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便,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它的特点是近于真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笔画联绵,各自独立,不像草书连写使人不易认识;它介于真草二者之间,书写方便,切合实用。主流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集王圣教序》,所以《兰亭序》就成为行书的典范,从唐宋至今,摹仿的人很多。唐代李世民、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李邕的行书各有优点,都很著名。欧的行书字形比较狭长,笔法险劲,虞世南圆润,褚遂良秀媚,都和他们的正书有统一的风貌。李邕专以行书见长,体势雄健。颜、柳也都有圆劲的行体,而颜的行书更为深厚雄壮,笔势奔放,带有篆意。 北宋有代表的书法家为苏、黄、米、蔡。苏的楷书肩耸肉多,行书字形大都带些扁方,较肥;喜用浓墨,因此前人有“黑*”之称。行书《黄州寒食许》,用笔流利自然,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作。黄书横、捺、撇往往较长,因此有“伸手挂足”之诮。他的《黄州寒食诗题跋》,有人称此书“潇酒妙绝,与东坡联珠合璧,同传千古”。米芾自称为“集古书”,姿态略有奇险,直笔喜偏向右方微斜,这是他的特点。蔡襄的书法有《澄心堂帖》、《思詠帖》等。欧阳修评他的书法为“行书第一,楷书第二,草书第三。”苏黄二家的字都比较纵逸,有独创风格,宋人中期以来的行书,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南宋和当时的北方金国,行书学苏米的人较多。南宋的吴说,行书很秀丽,同时又创立一种细如游丝的行草书,叫“游丝书”,可谓别开生面;吴琚刻意学米芾行书,形神俱似。王升也是学米芾行书的高手。 宋代的书法总的说来,楷书不及唐代,而行书讲意态,神韵特胜。 元代赵孟頫的行书,从李邕上溯王羲之,略带媚姿,晚年比较苍劲。总的情况来看是恢复晋唐遗法,一变苏黄传统,宋与元两代的书体分道扬镳,在赵的行书中看得最为清楚。赵的行书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大,但大都软弱无力,唯鲜于枢的行书才比较雄峻一些。 明代书家,大都长于行书,对正楷和草书写得较少,有时还往往在楷书、草书中杂有行书。李东阳、祝允明、董其昌等都是如此。他们都走的是由赵孟頫上追晋唐的路子。米万钟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誉。但术走的是米芾的路子,行笔瘦劲较胜于董,在功力纯熟上,则不如董的圆活流利。祝允明学的方面多,面目也多,但得力的地方是在黄米之间,自己的面目反而却很少,有人说他“笔意纵横,才情奔放;劲健之偏,流于俗野。”文征明学的方面也不少,但主要是得力于黄赵。他工力既纯,又能把所学的融合起来化为自己的面目,故成就较大,胜于祝而成为一代大家。他的学生多,流传的墨迹也多。故当时曾有“吴中皆文氏一笔书”之称。周天球最能继文书,文也曾说:“他日得吴笔者周生也。”实际上周到晚年已自辟蹊径,略变其体了。此外,明初书家还有三宋:宋克名最著,宋遂次之,宋广较微。永乐时沈度、沈粲兄弟俱善行书,度以婉丽胜,粲以遒逸胜。王世贞说:“粲行笔圆熟,章法尤精,足称米南宫(芾)入室。”后因递相模仿,降为馆阁体。解缙稍能去俗,吴宽称他的书法为永乐时之首。吴宽本人书法东坡,用笔滋润,时有奇趣。沈周法山谷,字如其画,潇洒有致。王宠的书法,以抽取巧,颇有逸致。邢侗书法钟、王,深得羲之《十七帖》笔意。徐渭书法,笔情奔放,出人意表。袁宏道称他为“八法之散圣”。陈献章束茅代笔,随意点画,也自成一家。明清之际的书法家以行草见长的,还有傅山、王铎、朱耷等。傅学魏的书风,大小正、行、草俱佳。所书屏、联、册页,运笔柔中寓刚,圆转自如,意态天真,生气郁勃,为人所称。王铎的书法,宗法二王,兼采米意,笔力遒劲,以纵横取势,在当时风行赵、董之际,可谓别具一格。他的《拟山园帖》,各体具备,运笔虽说有些缺乏蕴藉,而能力矫靡弱的习气,其功实不可没。朱耷的书法,散见于他的画幅。他学晋唐而有别趣。结体简朴,线长单纯,虽说变化较少,而意境犹如其画,却异常清新可嘉。 清代的书法,尤其是行书,由于赵董影响颇深,大都重视帖学,形成了“台阁体”,人们称为帖学时期。楷书如此,行书也不例外。最有名的书家,如刘墉,他初从赵、董入手,后学魏晋,行书草书笔力雄厚,中年以后自成一家,以拙中含姿,淡中入妙著称。王文治精于帕学,行书学《兰亭》、《圣教》,以笔法秀逸著称。梁同书学颜、柳、米,能自成一家,又以精研帖学,与刘墉、王文治并称为“刘梁王”。张照初学董,继入颜、米,气魄雄厚,笔法清利,行书胜于楷书。翁方纲,初学颜,继学欧柳,临摹三唐,面目仅存。包世臣说他“只是工匠之精者……不止无一笔是自己而已。”学书虽深却缺乏创造性,这种品评很为切当。 乾隆以后,由于古代碑志出土日多,金石学大兴,书法也随着改变方向,到了嘉道年间,特称为碑学时期。乾隆时被人称为“扬州八怪”的画家郑燮、李筩等,不仅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们反对馆阁体,写字多参用篆隶结构,表现一种狂怪的姿态。虽然狂怪是缺点,但在学习碑志,革新书风方面,却起了推动作用。在八怪中,郊燮的成就最突出。他的行书除了有篆隶,还杂有楷书及草书,虽说驳杂不纯,而能使之统一,面目一新,为人所重视。清初及中叶以后,画家兼书法家的还有陈洪绶、查士标、王时敏、挥寿平、伊秉授、陈鸿寿等。他们的行书,大都笔法清秀,遒逸有致,善于配合画法,增添作品的光彩,也为人所喜爱。在清代末年,何绍基的书法以颜为基础,而又兼临诸碑,能够吸取众长,自成一体,在当时及后代有一定的影响。其他书家如邓石如精于篆隶,也擅长行草书,他写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一类联语及屏条等,气魄雄伟,富于新意,为人所喜爱。康有为的行书虽说不如他在《艺舟双楫》所唱的调高,但也有一些长处,表现了他的特色。 草书的“草”字,有草创、草稿的意思。有联绵形式的叫连绵草。奔放自在的叫破体或破草。这种字体又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相传是汉元帝刘奭时黄门令创制的。现在流传的有他的《急就章》,因取其“章”字,叫做“章草”。另一说是后汉章帝刘炟喜欢杜度的草书,叫他上奏公事也用草书,所以叫做章草。关于章草的创制时代,除上述二说处,还有秦代说和魏代说,不过一般人大都认为草书起于秦末汉初。章草是在隶体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更为简便实用。它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它的用笔因袭隶书,特别是捺画的末尾,全属隶法。但它在字的笔画里,已开创了“今草”的联绵笔势。笔画连带处,往往圆如转圈,即所谓“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运笔方法。写章草要笔画平直,含有隶意,不像今草的歪斜取势,而素带使转又和今草有共同之处。因为它介于这两种字体之间,对于学习隶书和草书都有帮助,所以它作为文字工具的实用价值,虽说已消失,而作为一种书法艺术,仍有保留的必要。关于章草的演变,可参见卓君庸著的《章草考》。 汉代书法家张芝,善写章草,他也是今草的创始者,对后来草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传世的有章草《秋凉平善帖》。史游与吴国的皇象也善于章草,皆写了《急就章》,皇象还有《顽暗表》、《文武帖》等。晋代索靖写有《月仪帖》、《出师颁》,对后来的草书也都有相当的影响。所以宋代姜夔在《续书谱》里说:“大凡草书,先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法,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元代赵孟頫的行草书,就曾取法章草,他临过皇象的《急就章》。由于他的提倡,使这种即将灭绝的书体又在元明之间得到盛行。当时名家邓文原、文从义、俞和等,就是在赵的影响下出现的。明代的初年宋克写的《急就篇》和《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等,也是受赵的影响,但笔势较挺拔有力,不像赵书流于妍媚软弱。 今草是由章草演变来的。后汉时,张芝法崔瑗、杜度,变章草为今草,有“出兰”之誉。他的草书,体势联绵,笔意奔放,人们称为“一笔书”。意思是联绵不断,一笔写成。这就是张怀瓘《书断》所说的“拔毛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的写法。因此,写起来比章草更趋简便迅速,所以他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张芝的草书在《阁帖》里有五帖,除第五帖《秋凉平善》是章草,其余四帖都是今草,只是上下贯串,气脉通联,并非整篇联绵不断。魏韦诞称张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仅推张和钟繇,认为其余不足观;而王的草书也受张的影响。 晋代草书家索靖,是张芝姐姐的孙子,他传张芝的草法,并学韦诞,笔势劲健,很为人所推重,王羲之博采众长,兼精诸体,得力于张芝、钟繇,而能增减古法,改变汉魏朴质的书风,遒媚劲健,而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卓越成就,其书迹为历代所宝重,影响之大,在书法家中,很少有人和他相比,故有“书圣”之称。他的草书刻本很多,以《十七帖》为著名。《丧乱帖》早在唐德宗时就流入日本。另外还有《奉帖》、《孔侍中》帖。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他的书法起初学他父亲,后学张芝,改变字体,别创新法,俊迈有生气。当时称他的草书为“破体”(即行书的变体)。南朝各代及唐宋以来的书家,大都受他的影响。他的墨迹有《鸭头九帖》和《中秋帖》。《中秋帖》在清代与羲之的《快雪时晴》、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 隋代草书家,以智永为最著名。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孙,书学继承祖法,功力很深,以精熟守法见称。虞世南得到他的传授,对初唐影响很大。传世的《真草千字文》,有墨迹及刻本,可供参看。 唐代书家,以楷书为主,也多能草书。这时的草书,大多是今草,偶尔写章草的,只是对古体的摹拟,没有什么发展。虞世南既然亲受智永的传授,又深得王羲之的规模,所以用笔圆融凝重,外柔内刚,因而自成一家。褚遂良学他,又取法羲之,草书婉畅多姿,颜真卿也很受他的影响,这由他的《争坐位》、《祭侄文槁》等帖可以看出。 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体势和章草相近,字字独立不相连属,用笔则出自二王。如果说唐太宗李世民的《晋词铭》是第一次用行书入碑的,那么此碑则是第一次用今草入碑的。 孙过庭的草书,也是字字区分,不作联绵体势。他的笔法浓润圆熟近智永,更像二王。所以米芾评他的《书谱》说:“唐草书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但他精于章草,善于变势,曾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这是他能自成一家的主要原因,孙过庭的《书谱》,论理既很精辟,书法也称工妙,不仅教人以法,尤能示人以范。 张旭精通楷法,尤以草书著名。他既吸取了孙过庭的优点,又得力于后汉的张芝,所写的草书,联绵回绕,变化多样,流畅清劲,自创新路。他往往酒醉后狂走,然后下笔,时人称他为“张颠”。张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衣的剑舞号为“三绝”。颜真卿向他请教笔法后由学褚的婉畅多姿变为雄伟刚健;但颜以楷法作草,往往行楷相杂,未能统一。而真正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写法则为怀素。评书家说怀素“饮酒后,兴到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变化,而不失其度”,并称他的书法为狂草。这一字体,在草书中最为放纵,起源于张芝,开派于张旭,得名于怀素。因为他继承了张旭而有所发展,称“以狂继颠”。传世的书法有《自叙》、《苦笋》等帖,对后世影响很大,评价也高。 唐代以后,宋元明诸书家,多善行书,草书则非所长,即使偶然有作草书的,也大都是在草书里兼有行楷,驳杂不纯。这种现象在宋四大家及元明清的赵、董、文、祝、吴宽等人的作品中都不能免。这时书家的作品可以称得起草书的,如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虽说个别字不免小失,而笔势雄放瑰奇,飘纵隽逸,却能自成一格。明代王铎有些条幅,虽说笔势尚欠雄健,而字字联绵、圆转自如,一气呵成,也能自成一家。其他如明清之际的博山,他的行草笔力雄奇宕逸,有人说他“可配王铎,且欲过之”。有人说他“宕逸浑脱,可与石斋(王铎)、觉斯(黄道周)伯仲”。《桐荫论画》评道周草书“笔意离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也自有他的可取之处。本来草书与行书时常混为一体,并不十分严格。在运笔方面,有的体势圆融,而笔力不足,如赵孟騄与董其昌;有的笔力劲健,而较为粗犷,如祝以明;有的功力很深,而结体偏狭,如吴宽;有的紧密遒媚,而变化较少,如文征明与王宠;有的甚至流入庸俗,如包世臣与翁方纲等。此外,明代早、中期,狂纵的草书体甚为流行、晚明又有一种参以古草的古今合体写法的草字。前者知名的有张弼、张骏和祝允明等,后者有黄道周、倪云璐等人。 清代草书从总体上看,无多大变化,更谈不上新的发展。清末沈曾植用方侧笔写古今合体的草书,略有一些新的风格,但还没有完全脱离黄、倪的法规。 关于草书的论著,可参看明代韩道亨的《草诀百韵歌》、清代石梁的《草字汇》。工具书《中国书法大字典》,所收历代名书家字迹,各体全备。草书变化较多,取材广泛,按部首检查,作比较研究,非常方便,尤宜参阅。

            More 艺术技法
            Ο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树
            Ο卢坤峰画竹技法浅谈
            Ο中国画笔墨的几点看法和技巧
            Ο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Ο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Ο中国写意画的技法
            Ο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树法
            Ο风景摄影技巧-风景摄影实践
            Ο风景摄影技巧-风景摄影的一般要求
            Ο自然风景摄影技巧-曝光决定与曝光补偿
            More 名作欣赏
            Fernando Guerra别墅设计
            长城脚下的公社作品欣赏-飞机场
            Micro-Compact Homes(微型房)
            超有创意的房屋
            More 艺术趣闻
            启功:人生没那么复杂,就是找乐子啊
            齐白石买自己的假画
            张大千弟子伏文彦一段趣闻
            王献之为逃避公主追求自残 公主:他是残废我也嫁
            齐白石卖画时喜欢收崭新钞票
            清朝大官员被假文物羞辱
            朱新建痴棋输掉很多画
            米芾癫狂字更狂:为书画费尽心机
            启功教我学书法趣闻:为事业放弃喝酒奢好
            奇葩艺术家用自己的屎给扎克伯格画肖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加入我们
            主编邮箱:421836602@QQ.com 编辑QQ:421836602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丹阳路与华英路交叉口 邮编:274000
            版权所有:©曹州艺术网(gucaozhou.com) 京ICP证110842号
            合作支持:©MEISHUJIA.CN 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51(s)   1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3(mb)